その他 2021年11月8日付け採用情報
因油而美麗! 懶人也要美麗!
前幾天我曾在博客上寫到茶花油面膜,很快便有客人來咨詢,【茶花油面膜是怎麽做的】。
接下來向大家介紹這個十分簡單卻可以使皮膚變得更嬌嫩,頭髮更烏黑亮麗的方法。請大家一定試試看!^^!
在泡澡前,在洗好擦半幹的頭發上抹上山茶油,用量要比平日護發多一些,如果頭發長度大約到肩的話,取5-6滴。首先按摩頭皮和發根,再將其順延至發梢。
洗臉後在臉上塗抹[護膚油 京都茶花油],也要比平時量多一些,取大約3滴,對臉部進行按摩,塗抹開來。註意不要塗在眼睛周圍,頸部的皮膚也要認真塗抹!
之後進入浴缸,泡澡一段時間之後,即可用洗發水將頭發沖洗幹凈。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也可用熱毛巾把頭發包住,面部用化妝水制成的面膜敷臉。
<能將洗面奶打出細膩泡沫的潔面網和面膜>
天然油的力量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即使是再昂貴的化妝品也不能達到如此的心滿意足。
因油而美麗! 因油而美麗的主題活動
10月3日星期六下午,在JR東海公司所策劃的關於【油和美麗】的活動中,我們向參加者介紹了油是如何讓我們由內至外變得美麗,之後又進行了試吃活動。
先是在我們油店對面的京釘家民宿【出釘釘家】學習,我們用提問解答方式與大家交流。
山中油店創立於約200年前的江戶時代,在那時,主要販賣的油是以下哪一種?
1. 供奉神明燈火和照明用的菜籽油
2.食用的芝麻油
3.護發護膚用的山茶油
正確答案是1. 供奉神明燈火和照明用的菜籽油
當我們講到油的時候,首先浮現在眼前便是高熱量,肥胖,汙漬等不好的印象。但是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要轉變大家的觀念,是想讓大家知道,高品質好吃的油可以讓人身體健康並變得美麗,身邊用品變得更亮麗。

皮膚保養的【京椿=京都山茶】和護理用的【純正山茶油】
這次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具有代表性,可以使大家變美的油。
在皮膚容易幹燥的這個季節裏
【京茶花油】是妝前也必不可少的一物
男性在剃須後使用,也深受好評。
護發用的是【純正茶花油】
洗發後,用毛巾擦幹頭發後,在頭皮和頭發上均勻塗抹。能讓頭發變的順滑,易打理。
很早以前,保養日本女性長長的黑發便是茶花油和黃楊木梳。
因為黃楊樹生長速度緩慢,所以年輪和木質結構十分細膩且材質堅硬。
常用於制作高級的木梳,象棋子和算盤的珠子等。
古代人們不頻繁洗發,他们使用山茶油滲透至肌膚,使汙垢和油脂浮到表面,再用黃楊木梳清除發絲中殘留的灰塵。
黃楊木梳不起靜電,仔細保養的話,可以代代相傳。
下面便向大家介紹黃楊木梳的保養方法。
新購置的黃楊木梳,放在塑料袋子中,然後滴入數滴~10滴左右的山茶油後放置一夜(根據梳子的大小調整油量)。
為了保養高級的黃楊木梳,請務必使用山茶花油。
2—3個月,要對木梳進行一次清理和保養。
特別是細齒的梳子容易堆積灰塵,當木梳沒有足夠油脂的時候,它會反過來吸收頭發中的油脂。
木梳是極不易清理的,但如果使用茶花油,能夠很容易的清除汙垢。
用棉棒或者牙刷蘸取茶花油塗抹在木梳上,汙垢便容易浮現出來。
靜置十分鐘後,便可用齒較粗的牙刷清除木梳上的汙垢。
木梳齒上的細小汙垢可用牙線進行清理。
為了達到保濕或者儲藏油份的效果,使用茶花油這樣的油。這些不易幹的叫做【不幹性油】。
還有一種易幹燥易成膜,防水效果高的叫做幹性油。也會使我們周邊物品變的更美。例如:紫蘇籽油,桐油,亞麻籽油,都是京釘木柵必不可少的夥伴。
在木材上塗上具有防蟲防腐功效的柿油或者紅殼後,再用油二次塗抹,說是塗,不如說是將油揉進木材中。
山中油店的木柵上揉進去的是半幹型的菜籽油。
聽第五代店主(86歲)說,
先要讓木材吸收足夠的菜籽油之後,最後才可塗上幹性油。
但是一塗就是200年,現在還不是最後階段。
通過油的深奧,讓我了解到人生的深奧。正因為這樣,我們依舊在堅持往木柵上揉抹菜籽油。
幹性油不僅可使用在紅格木柵家具上,還可用在和紙傘上。
古代的人在生活的各種經歷中,根據不同用途,明確的區別使用不同的油,真是贊嘆先人們的智慧。
接下來的學習是移步到咖啡兼紅酒吧的綾綺殿,試吃食用油,這一個十分有趣的體驗。
有趣的試吃體驗是什麽呢?
那就是將油淋到冰淇淋上品嘗。
綾琦店最熱銷的商品是[好棒!香草冰淇淋]
這是什麽澆在上面?對,正是橄欖油。
因大家品嘗過後都贊嘆其美味
所以起名為【好棒!香草冰淇淋】
這次,大家在冰淇淋上澆上檸檬橄欖油,鮮橙橄欖油,玉石鮮磨芝麻油及芳香花生油等不同口味品嘗。吃後大家都驚喜的贊賞:【很爽口,太不可思議了!】,【真是意外!】,【澆上芝麻油後馬上變為日式冰淇淋,真是太有趣了。】
萬分感謝遠道而來的20位客人。
這次活動的到場人數遠超過最初預想的人數,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次到場及未到場的客人,如若有機會請一定到山中油店看看。
因油而美麗! 茶花油與黃楊木梳—-之五 頭發的護理
椿油でキレイになりましょう!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該如何使用茶花油呢?
首先,推薦大家用其來養護頭發。下面向大家介紹我的頭發護理方法。
洗發之後,用毛巾將頭發擦至半幹。取2,3滴用手指肚揉入頭皮並按摩。
(我的頭發至肩長,用2,3滴。短發及男士1,2滴即可)
最後將手掌殘留的茶花油塗抹至發梢,使用黃楊木梳梳理頭發,會感覺特別心情舒暢。
然後直接用吹風機吹幹也可以。因為我的發質易打結,在吹風過程中要反復梳理。
如果覺得發質受損嚴重,泡澡時用茶花油做一個深層養護吧。
洗發之後,用毛巾將頭發擦至半幹。把茶花油塗頭皮以及發梢。
這時用量可以稍微多一些,大約在一小匙左右。
在泡澡時,用熱毛巾將頭發包裹住,使其充分滲透。
之後僅用溫水清洗即可。無需再使用護發產品
如果有發質受損困擾的朋友們,請一定要嘗試一下。
因油而美麗! 茶花油與黃楊木梳—-之四
接著木梳的話題,接下來向大家介紹茶花油的使用方法。
在古代,日本盤發時期,在那時並沒有洗發水和護發素,也幾乎沒有洗發的習慣。
那時候的人們是如何保養自己的頭發呢?
這時候茶花油就大派用場。
茶花油滴到頭皮,揉入發絲使其吸收。
用茶花油養護過的黃楊木梳精心的梳頭。
這時使用的木梳就是上一節向大家介紹的黃楊木梳。
眾所周知,茶花油的油脂跟人體皮膚的皮脂相近,具有較高的保濕成分。
當茶花油被吸收之後,汙垢和油脂會浮到表面。不會起靜電的黃楊木梳會在梳理過程中,將浮現的汙垢和油脂從發絲中帶出。
但在古代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茶花油和黃楊木梳,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東西。
在平安時代,山中油店是皇居周邊的一角。一千多年前住在這地區的貴族和皇家貴女們使用貴重的黃楊木梳和茶花油來守護自己的烏黑亮麗的大垂發。京都這裏,油的歷史真是一段浪漫史。
話說現今的我們,染燙發造成發絲極易受損。對於我們來說,茶花油是大派用場。
使用方法簡單,用洗發水及護發素進行清理之後,先用毛巾將濕發擦至半幹,頭發較長的人可先用吹風輕微吹一下。在半幹的狀態下,先1,2滴揉入頭皮,然後用手指肚按摩。再加少量的茶花油塗抹至發梢。
之後吹幹頭發。頭發會變得非常滋潤有光澤。
因油而美麗! 茶花油與黃楊木梳—-之三
提起造型梳的時候,會聯想起成年女性使用的梳子。應該是因為在母親與祖母的梳妝臺上都曾放置過這樣一把木梳的吧。
記憶中祖母用這把造型梳,豎起自己的秀發,打成一個發結。因此用這把梳子總覺得有種老太太的感覺。如今當自己也深愛上它的時候,感覺到了歲月的流逝。
我的頭發有點卷卷,也不善於打理,所以稍微留長,用這個梳子把頭發梳成一束,這樣早晨節省時間。
我印象中,細齒的梳子不好梳理,再加上一直在意祖母梳理頭發的形象,所以之前沒有考慮買這樣的細齒梳子。後來據說用這個梳發更漂亮。我半信半疑的買了一把,加入了我的收藏中。
用過黃楊木梳梳頭後,它便變成了頭型造型的必須品。
在使用的時候不僅不會留下木梳的印跡,頭發還會變得有光澤。
即使不做頭型,只是簡單的梳理幾下也是十分舒服的。
黃楊木梳最大的優點是不起靜電。
並且十分耐用,用的時間越久,木梳約有韻味。
無論怎麽說,它和茶花油是最佳拍檔!
在下一章裏會為大家介紹茶花油的使用方法
因油而美麗! 茶花油與黃楊木梳—-之二
今年二月份。在京都某百貨公司舉行的日本傳統工藝匠人展中,購置了这把由黃楊木制成的梳子。
正盼著能找到這樣一把梳子,沒想到真是有人做這樣的梳子。真是開心(^^)
黃楊木梳子用起來真的是十分舒服的。
其實在網上查找有關梳子的資料時時候就看到了黃楊木梳,
咨詢後知曉了這家店在京都有展銷活動。
真的是很巧合,我立刻前往賣場。
黃楊木梳的觸感會因齒與齒之間的距離和角度不同會有所變化。所謂的角度是指木梳齒的垂直和向外傾斜的區別。
我所選購的是一款有五排齒,角度略微向外傾斜的款式。大小適中,便於使用。梳頭皮時,觸感也是十分着实和溫柔。
在賣場中我們聊了很多,最後他們在我選購的梳子上雕刻了櫻花和我的名字。
让我更加愛不釋手,真是萬分感謝。
這把梳子配合茶花油,不僅不起靜電,更不必擔心在梳理過程中斷髮。睡醒後亂亂的頭發輕輕松松就可以打理好。
用梳子進行頭皮按摩後,梳理順暢,接下來最後登場的是造型專用梳。在下一回將向大家介紹。
因油而美麗! 茶花油和黃楊木梳—之一
古時起,一直守護著日本女性頭發的便是山茶油
我自從用了山茶油以後,毛躁的頭發變得順滑有光澤
既然用了,配上黃楊木梳一起用豈不是更好。
於是開始實踐,至今過了三年,雖然到了如今這個年紀,生平第一次被人誇贊【好漂亮的頭發】

椿油と椿の種(花は造花です)
祖母出生于明治時期,她的梳妝臺上,散發著淡淡山茶油的清香。
來店中購買商品的客人常說【這個味道是外婆身上的味道】,【這個味道好令人懷念啊】
這是我最初買的梳子,是一個寬齒梳子。
因為發絲較粗且稍微有些硬,所以頭發易打結。
梳子齒的大小,齒與齒之間的寬窄等種類繁多。
精挑細選下,找到了一把容易梳理的梳子。
這是一把純正的薩摩寬齒梳子,價格便略微昂貴。
但制作他的師父說了一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
【好好保養的話,它可以陪伴妳一生】
後來又購置了略微大一點的及可放進化妝包的小一點的,觸感各有特色。
圖片裏是梳頭時感覺最舒適的梳子,我的最愛。
不同工匠會做出不同的梳子
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不親自試一下還真是不知道呢。
接下來向大家介紹其他的木梳,及木梳和頭發的保養方法。
自然塗装イベント・講習会 べんがら講習会 竹に塗るとどうなるでしょう?
自然塗装イベント・講習会 楽町楽家「ベンガラ講習会」実施のお知らせ
自然塗装イベント・講習会 楽町楽家「べんがら講習会」開催のお知らせ
天然塗料的特色 (8)油的區別
Q: 關於木地板的天然塗料。家居百貨店裏有很多種塗料,實木應該使用哪種油較好?根據油的不同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嗎?
A :在實木地板的情況下,通常使用幹性油。例如桐油,亞麻籽油,紫蘇籽油。
這些油在木材的表面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使汙垢不容易附著,更加強防水效果。桐油本身是茶褐色的,塗到地板上呈現透亮感,不損木材本身的色澤。經過一段時間,會變得微黃。但是程度不是很明顯。亞麻籽油會逐步呈現出較深的茶褐色,紫蘇籽油則是琥珀色。

3年経過
紫蘇籽油,從古時候起就用於京都釘家的塗料。在油的粘度上,桐油最強,其次是紫蘇籽油和亞麻籽油。到了冬季氣溫低粘度會加大,桐油不易塗抹均勻。這些都是天然的植物油,所以都會有一些氣味,桐油的氣味較重,紫蘇籽油和亞麻籽油會有一點兒。但無論是哪種油,經過兩三周的通風幹燥之後,氣味都會消失。目前並未發現因為樹木種類不同而產生了何種變化,但是我們會針對這一點繼續研究下去。
天然塗料的特色 (7)關於油的保管方法
Q :紫蘇籽油正確的保管方法是什麽?夏季購買了紫蘇籽油之後,應該放在冷藏室還是應該放在相對陰涼避光的地方保管?
A :任何油類制品,都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保管。不必放在冰箱中。油被紫外線照射後,會加快其氧化的速度,所以放在陰暗處保管。冬季溫度降低,油的黏度會升高不容易塗抹,這時可將其放置於熱水中進行加熱後使用。
天然塗料的特色 (6)熟亞麻仁油
Q:據說在使用熟亞麻仁油之後,會乾的比較快。熟亞麻仁油是一種什麽油呢?
A:熟亞麻仁油是乾性油加入催化劑之後,再用熱風對其進行加熱到100-150度,提高其形成氧化膜的速度。有人說將油加熱會幹燥的快,但如果不添加催化劑,所以效果並不明顯。在市面上售賣的天然塗料中,添加這樣催化劑的產品占多數。這種催化劑對人體有何影響我們不太了解。
天然塗料的特色 (5)地板蜡
Q:在市面上販賣的以紫蘇籽油為主要成分的地板蠟,是否可以使用?
有何方法能長時間保持實木的觸感,氣味及質感,希望提供一些好的方法。
A :如果已經塗了紫蘇籽油,便不必要塗地板蠟。如果塗上地板蠟,木材表面會很油亮。也有人不喜歡。既然已經使用了天然油的話,雖然有一些麻煩,建議您经常用乾布進行擦拭。
但,如果是櫃臺餐桌等的木板的話,只用紫蘇籽油較容易留下水漬,應用天然蜂蠟進行二次塗抹,效果更佳。
天然塗料的特色 (4)紫蘇籽油
Q :家居用品店裡的紫蘇籽油與山中店裡的在質量上有什麽區別?塗到原木上的話,該塗幾層呢?
A :家居用品店裡的紫蘇籽油我們不太了解。估計是經過特殊處理,加快了乾燥速度。我們店裡的紫蘇籽油原料只是經過物理榨取工序,沒有加入任何化學成分,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市面上銷售的是否含有化學成分不是很了解)。
在木板上塗油的時候,用刷子的話會容易塗量多。我們建議使用幹抹布吸油後擦拭。至於塗幾層要根據個人喜好,如果塗的太多,會類似塗抹油漆,失去木板本身的觸感。建議最多塗2層。
天然塗料的特色 (3)地板的保養方法
Q:我喜歡木質房子,所以將家中改裝,鋪了榆木地板,但不知道如何保養。市面上販賣的地板都經過加工處理,觸感不佳。所以改裝房屋時,在本地的木材公司訂製了榆木地板。經師傅建議,在地板上塗抹了紫蘇籽油,今後該如何保養地板,才使地板不失去它獨特的觸感和色澤呢?
A:最近,使用乾布來擦拭木材的人為數不多,但如果使用天然塗料油,用乾布擦拭,日益越能呈現木材飽滿的光澤和難以比喻的木材自身的美感。再者,用乾布清潔時也能註意到木材上油量是否足夠,缺少油份時可以再塗抹一些紫蘇籽油,這樣便可長久保持木材的美感。地板表面根據行走量磨損程度也會發生變化。通常幾個月進行一次塗料油的保養。當遇到汙垢時,用半幹的濕抹布進行擦拭,然後再用半乾的抹布擦拭。
在保養房間以及走廊的地板時,不宜使用菜籽油等半幹性油,會使地板變的非常光滑不宜行走。
天然塗料的特色 (2)油如何乾燥
首先油和水分的乾燥是完全不同的,油的脂肪酸發生氧化聚合反應後油會被硬化,這叫油的乾燥。所以,即使用吹風機吹也不會有快速乾燥的效果。根據油乾燥的速度,將油分成乾性油,半乾性油,不乾性油。
乾性油,可作為木材上的塗料,也可用在燈籠和紙傘上,像紫蘇籽油,亞麻籽,油和桐油等都屬於乾性油。
半乾性油有菜籽油等,在過去被作為供奉神明燈火的燃料,現今則是最為常見的食用油。
不乾性油,例如山茶油,它是女性護發不可或缺的代表性的油。
作為油的這些植物本身的性質就是,各自的天然抗氧化物質含量不同,另外精煉程度不同,其乾燥的速度也不同。(為了達到可食用的要求,初榨油需要把氣味和色澤,雜質等進行二次精煉。)
我們公司的董事長經常說【現在的房子是剛建成時最漂亮,以前的房子是越久越好看】。其根本就是以前的人更了解油的特性,新建的房子,年年都在木料上塗上菜籽油,使其滲透到木材中,起到防腐防蟲的效果。之後在表面塗上乾性的紫蘇籽油,經過這樣的保養,房子更經久耐看。
我们这个古老的店鋪裡光亮的橫梁,碗櫥得以長久保存,就是因人們將油的功效發揮到了極致,每天精心擦拭保養。
天然塗料的特色 (1)前序
近年來,隨著病態建築物綜合癥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天然塗料成為了人們關註的焦點。
天然塗料種類繁多,在下文中,我們將向大家一一講解紅殼,柿油,桐油,紫蘇籽油等天然塗料
先人們的智慧真是偉大。在古時,人們已經熟知了利用天然塗料油及柿油,以防水,防蟲,防腐等功效, 使得木材經久耐用。
現今,人們為了追求簡便,速乾,美觀等功效而開發了油漆。在這數十年中使用天然塗料幾乎所剩無幾。
結果導致了【病態建築物綜合症】問題的出現,因其影響了人類的身體健康而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另一方面,被油漆覆蓋的木材怎麼樣了呢?如果使用天然塗料,木材是可以呼吸的,可長久使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老店建築歷經200年依舊完好無損的原因。
但是,被油漆覆蓋而不能呼吸的木材,隨著歲月的流失,會變得如何呢?類似這樣的房屋是否會繼續增加呢?讓人擔憂。
最近基本每天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向我們諮詢天然塗料油。特別是在病屋綜合症的問題引起社會瞩目起的最近這2,3年,來咨詢的越來越多。
橄欖油紀行 (2)托斯卡納之篇
意大利 托斯卡纳
來到了大家熟悉的比薩斜塔的西北方,從高速公路下來,穿過山間我們來到了盧卡。在市中心約4公里的地方建有長長的石壁。越過高高的石壁能看到古香古色的鐘樓,不禁讓人遐想著會有多麽美麗的街景,又經歷過什麽樣的歷史舞臺呢。雖然對這裏充滿好奇,但為了我們的尋求橄欖油之旅,只得加快腳步趕往目的地。
沿着石壁入了山道。路越走越狹窄,又突然到了一個急轉彎,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呢?隱隱的不安中,車繼續前行了15分鐘後。突然,斜坡上大片的橄欖園映入眼簾。山頂上,聳立的是莊園主家氣派的建築。這就是Forci家,沒錯,這裡便是製造特級初榨橄欖油【Teneta di Forci的地方】。
Forci家約有300年的歷史,從山丘上眼望的一片橄欖田和葡萄田都屬於Forci家的。詢問了一下邊界線在何處,他們指著遠方像火柴盒一樣的白色建築說,【大概到那里吧】。面積足夠裝下好幾個被石墻所包圍的盧卡。希望這個照片能體現出那巍峨瑰麗的氣勢。
最開始他為我們介紹的是以前榨油使用的建築。裡面擺放著古香古色的機器,現如今這裡被作為博物館。
初次參觀,卻仿佛哪裏見過。哦!原來【Tenutadi Forci】瓶子標簽上所畫的便是這裡。聽說那是當時Forci家主人的女兒幼年時的素描。
截止到30年前,這些設備實際被使用過的。10年前,意大利首相還曾拜訪過這裡。可見這是一家有著輝煌歷史的生產商。
在另一棟建築裡擺放著很有年代感的橄欖油儲藏桶。這個儲藏桶是臘八泥的一種房檐瓦片的石料製成,再埋在土裡。現在这个儲藏桶的內側加了一層不銹鋼。
埋在土裡的儲藏桶。
這款是由托斯卡納地區的代表性橄欖油,Frantonio, Leccino, Pendolino、Maolino品種等壓榨而成。香味清爽可口,入口時溫柔的水果清香,入喉後微辣的口感,喝後殘留著清涼感。不僅深受意大利廚師的喜愛,更使法國廚師對其有跟高的評價。
在參觀過之後,他帶我們到了了古老的倉庫。他给我們準備了在這裡製造的橄欖油和葡萄酒,還有這個地方特有的爐子所烤出來的又圓又大的麵包和奶酪。在剛烤出來的麵包上滿滿的淋上橄欖油,再配合濃郁的奶酪,從心中流出的是滿滿的感動。再配上當地的頂級紅酒,這一刻真是無比的幸福。
橄欖油紀行 (1)意大利的溫布利亞大區之篇
意大利的溫布利亞大區是位於意大利中部,其中州政府佩魯吉亞偏南的一個小城鎮叫溫布利亞大區賈諾。
那裡有一望無際的橄欖田,一排排橄欖樹靜靜地排列在這平緩的山丘上。
穿過一個小門,迎接我們的是Omero大叔的笑容。
是的,他就是Moretti Omero 這款橄欖油的生產者。名字Omero是大叔的名字,Moretti是他的姓。
眼前的橄欖樹,鳥兒甜美的歌聲,多麽愜意。
Omero大叔的手非常大,握手時整只手都被其包裹其中。
這是一雙勤勞的勞動者特有的手,雖然粗糙卻十分溫柔,溫暖。
正是這雙魔術之手,製作出圓潤風味的[Moretti Omero]。
這細膩優美風味的橄欖油其秘密,不但是Omero大叔這雙溫暖巨大的手,也來自橄欖果的品種。
Omero大叔告訴我們,這個地區,雖然人們種植著Moraiolo, Frantoi, Leccino, Pendlino等,但最主要的品種是San Fenlice。這棵樹(如圖)就是這個品種,它能產出dolce而清澈味道的橄欖果,是這個地區的人們最重視的品種。
注)dolce意為溫柔,甜美等。在意大利料理中意為[香甜][甜點]。在對橄欖油的評價中,意是柔和風味。與之相對的是piccante(辣的,辛辣的)。
這是一棵樹齡為1000年的San Fenlice,上前細觀,樹上已經結了果實。
在Moretti先生家前的廣告牌上畫著這棵樹。
可以看出這個地區的人們對她的珍惜和愛護。
Moretti家的人灑脫又隨和。Omero先生的夫人Daniela,是一位性格開朗豪爽的母親。
Omero先生的女兒是一位有些男孩子氣的姑娘,她曾在意大利的柔道比賽中獲得過冠軍,去日本是她的夢想。
Omero先生帶我們參觀過橄欖田和榨油所之後,招待我們去她家,他們親自下廚並邀請我們共進晚餐。
在柴火上烤了麵包,當然這個時候自家的橄欖油是必不可少的。
Moretti Omero。
將豬肉裹上小麥粉,用自家的Moretti Omero橄欖油煎出顏色之後,用特產的紅酒煸至入味。
再點綴上用橄欖油微炒過的西紅柿和蘑菇,簡單卻又美味無比。
這裡種植的穀物種類繁多,盛行養豬。所以火腿,豬肉, 小麥,豆子變成為烹飪的主要材料。
再配上當地較為容易入口的白葡萄酒和濃郁的紅葡萄酒,更加提升了菜肴鮮美的味道。
Omero先生住宅隔壁有為客人提供住宿的民宿。
除了臥室還配備了廚房,適合長期居住。在這裏悠閑地生活會是多麽幸福的事啊。跟Omero先生招呼說【我還會來的】,然後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裏。
在民宿陽臺上靜靜感受來自橄欖樹林中拂來的微風。只想一直沈浸在其中。
每次看到Moretti Omero的瓶子時,在腦海中都會回想起這一幕。
每次品嘗它的味道時都會情不自禁的微笑。
想將精心培育橄欖及製油人的產品提供大家,只要能讓大家感受到這一絲絲的心意,我們也是萬分榮幸的。
オリーブの話 (2)橄欖油的分類
国際オリーブ協会(IOC)の規定によるオリーブオイルの分類
提到橄欖油的種類,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特級初榨橄欖油」或者「純橄欖油」吧。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橄欖油,該是如何區分的呢?
並且為什麽叫「特級初榨」呢?
主要橄欖油生產國家加入的國際橄欖油協會將其具體做了如下詳細規定。
1)初榨橄欖油
只以新鮮的橄欖果實為原料,不經過任何化學方法和高溫加熱的處理,不添加任何其他性質的油類。初榨橄欖油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 特級初榨橄欖油
口味絕佳,風味芳香,酸度0.8%以下 - 優質初榨橄欖油
味道純正芳香,酸度2%以下。 - 普通初榨橄欖油
口味與芳香良好。酸度在3.3%以下。直接作為食用產品銷售的時候,必須要符合當地國家的標準(日本是JAS標準)。 - 初級初榨橄欖油
由於口味不佳,酸度超過3.3%。因曾被用於煤油燈,所以命名為初榨橄欖燈油。根據國際橄欖油協會規定,該油不能食用,主要用做精煉或者工業用油的原料。
※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優質初榨橄欖油並不是由專業品嘗師的個人主觀判斷,而是由橄欖油酸度來區分的。
2)精煉橄欖油
是指初級橄欖油經精煉工藝(脫酸,脫臭,脫色等處理)提取的產物,其酸度為0.3%以下。
3)普通橄欖油
精煉橄欖油與一定比例的初榨橄欖油(不使用初級初榨油)混合,其酸度在1%以下。
4)精煉橄欖雜質油
采用有機溶劑橄欖果渣中提取的油脂。由於成分發生變化,所以IOC規定不能標示為橄欖油。屬於工業用油,不能作為食用油。但若經過進一步提煉,酸度達到0.3%以下,符合當地國家標準的話,也可以作為食用油銷售,但是不能成之為橄欖油。
以上四個等級中,符合日本JAS(日本農林水產省)規定的(酸度不超過2%)可在日本進行販賣的有,特級初榨橄欖油,普通初榨橄欖油。
ここで言う「酸度」とは、
「遊離脂肪酸がどれだけ含まれているか」の数字です。
⇒那麽,何為遊離脂肪酸呢?
橄欖油的重要組成成分中的甘油三酯,通常是一個甘油分子和三個脂肪酸組成。但是有少數的遊離脂肪酸不能與甘油結合。遊離脂肪酸具有易氧化的性質,所以橄欖油中遊離脂肪酸含量越多,酸度越高,橄欖油的品質越容易下降。
山中油店推薦產品
烹飪書記載【加熱烹飪時使用纯橄欖油,生食時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
而實際上,與纯橄欖油相比,特級初榨橄欖油加熱後更不易被氧化,味道也十分精良。比如在製作番茄醬的時候,在炒洋蔥這個程序起,請試試特級初榨橄欖油。烹飪訣竅是低溫加熱。這樣更能做出純正美味。
本店不銷售普通橄欖油,原因是纯橄欖油如前文所述,由精煉橄欖油和優質初榨橄欖油混合而成。其中精煉橄欖油沒有一定的標準規定,很難保證其品質。
本店銷售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均出自自家農場,由農家們細心種植精心提取而成,請大家放心食用。
オリーブの話 (1)老舗でオリーブオイル
京都老店和橄欖油,可能是很難把它們聯想在一起。但對於我們來講確實形影不離。接下來就談一下橄欖油與我們的故事。
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橄欖油的制造方法。
把橄欖果壓碎至泥狀,對其施加壓力提取液體成分。再將其水分和油進行分離之後,得到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橄欖油。
在巴勒斯坦地區出土的公元前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跡當中,人們發現了有橄欖油保存的跡象,從而推斷出當時已經有了橄欖油並且被使用。歷史的演變,從人力到動力,在油水分離的工序上,從最早的利用水與油的比重不同的方法,改為如今的高速離心機。時代雖在變遷,但橄欖油的制作原理從幾千年前至今仍未改變,維持其天然狀態。
為了進口橄欖油,我們想了解橄欖油的產地以及橄欖油的生產者,因此拜訪了好幾間加工廠。在去意大利中部的某間工廠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橄欖的收獲期。我們看到了簽約農場運來的箱子上都寫著種植者的姓名和品種。
因為這個工廠裡的橄欖不都是自己公司農場種植,為了保證橄欖品質一致和提高橄欖的質量,該公司在栽培時對也各農場進行細致的指導。收到各農場手工摘取集中到這裏的橄欖,在這裏先把落葉,塵土等洗凈後,壓碎成泥狀,再進行油水分離。這些程序雖是使用最先進的一體化機器完成,但是如上文所述的制油原理相同,沒有任何化學上的加工。
初榨出的橄欖油是漂亮的碧綠色,無法比喻的綠綠的果實味道充滿了工廠。
也正好到了午飯時間,肚子開始喊餓了。這時工廠主人拿來了稍微硬一點的麵包烤了後,沾上大量初榨的橄欖油給我們吃。雖然就那麽簡單的午餐,但卻是讓我們感到無比幸福的最佳美味。
橄欖油歷經几千年,不變初衷延續至今,在現代是非常稀少的。在意大利這片橄欖種植地,有人擁有大片土地,性格固執,有人苦惱「我們家這麽美味的橄欖油,怎麽樣才能讓大家知道」,有人聽說我們從日本趕來感到十分驚訝。這麽多的種植業主,這麽多農場…但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橄欖油才是世界第一。每種都有它獨特的個性,每種都有它獨特的味道。
作為油的專門店我們有近200年的歷史。出售的商品也不斷更新,從煤油燈的時代到商品琳瑯滿目的現代,我們一直希望我們的商品能为每個家庭裏都照射出一道光芒,帶給人們快樂與幸福。
秉持不變的品質與真心實意的製作,希望橄欖油的美味能更加廣為人知。
↑图为成熟至黑色的橄榄
為了滿足每位顧客,我們精心挑選出10種商品供您選擇。期待您的光臨。
あぶら紀行 工房地あぶら編
あぶら紀行 玉締めしぼり胡麻油編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6(大阪の地蔵2)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6(大阪の地蔵1)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5(奈良の地蔵2)後編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5(奈良の地蔵2)前編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4(奈良の地蔵1)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3 嵯峨の油掛地蔵(右京区嵯峨天竜寺油掛町)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2 伏見油懸山地蔵院西岸寺(続編)
油と地蔵信仰 その1 伏見油懸山地蔵院西岸寺
菜の花の便り 第五号 京口油問屋について
菜の花の便り 第四号
菜の花の便り 第三号
菜の花の便り 第二号 菜種の伝来と搾油
菜の花の便り 第一号
油的故事 (6)町家の改修 ~こだわりの施主と職人~
油的故事 (5)菜種から油まで ことわざシリーズ
油的故事 (4)つばき油の歴史と製法
油的故事 (3)つばき油の効能について
油的故事 (2)つばきのひとり言
油的故事 (1)油の歴史に少しふれてみましょう
本店店主一定會在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去參拜油神。離宮八幡宮(京都府乙訓郡大山崎釘)立有一塊【本國制油發祥地】的石碑。離宮八幡宮的歷史介紹是這樣說的,【在平安時代初期,本社的主祭用長木棍榨油,以作燈油之用。這是我國制油的初始。】當時用於供奉神佛的燈油,還進獻給宮中,是極為貴重的東西。
當時的原料是紫蘇籽油。紫蘇是一種產自東南亞的一種紫蘇科植物,也稱其為白紫蘇。它的種子【紫蘇籽】可作為煉油的原材料。為大眾所不知的是,用紫蘇籽油可以打出木材的光澤,也可以作為塗料使用。最近修復京都老房子町家的現場有好多人咨詢。
紫蘇籽:直徑1—2毫米
本店創立於200年前左右,當時主要經營供奉神明燈火用的菜籽油。從紫蘇籽油到菜籽油的變遷,免不了要談其歷史背景。下回為大家詳細講述。單從機能方面來說,菜籽比紫蘇更易栽培,可以與水稻輪種,而且榨油簡單,色澤更亮,這是它的優點。
然後再說起植物油,大家會馬上想到其用途就是【食用】。明治初期,石油還未進口,電和燃氣還未普及之前,植物油和蠟燭是油燈的主要材料。在這之前也有食用的記載,但普及到大眾是在幕府後期明治初期。
我們店裏保管的銷售賬本中,用毛筆字記錄著售賣的油的種類,客戶的名稱,銷售量及價格。我們查了一下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的記錄,那時銷售種類還沒有現在這麽多,主要是菜籽油。那時,最初使用芝麻油的只是極少數的客人,後來慢慢普及為大眾商品,菜籽油也逐步進化,出現了更適合食用的精煉油,例如大白菜籽油,白芝麻油等開始上市,可見食用油的需求逐步增長。京都開始使用食用油的時期相對其他地區來說較晚。應該是因為京都的飲食習慣與江戶和大阪等地區有所差異的吧?翻看舊帳本,仿佛可以看到那時的顧客來買油時的情形。[來一升菜籽油]。這就是發生在山中油店的故事。如來京都請務必光臨本店。
隨著時代的變遷,油的用途從起初的貴重品到家常必備品。因為容易被忽視,所以我們更加想把油的不可思議,有趣性,和它的鮮美滋味傳達給大家,這是作為油制品專賣店的使命。